盛夏时节,位于黎川县社苹乡前进村的铁皮石斛基地内铁皮石斛长势喜人,青青的叶子、壮壮的茎干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昔日的荒山坡,通过发展产业基地,不仅披上绿衣,还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发展的双赢。
近年来,黎川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,着力推进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发展,为绿色发展铺就生态底色,实现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。
黎川县将生态开发利用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,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、现代化、集约化生产模式,建成现代渔业、食用菌、有机水稻示范园。加大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力度,推广标准化生产,建立健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体系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,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。同时,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香榧、黎米、白茶等绿色高效农业。鼓励和引导农民引进新技术,对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食用菌、木竹加工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,使之走上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。目前,全县已种植蜜橘近4万亩、香榧3万余亩、雷竹3000余亩,带动3000多户农民从山上要效益。
拥有“中国陶瓷煲都”之称的陶瓷业是黎川工业的低碳示范。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推动下,黎川陶瓷企业掀起技改热潮。早在2009年,就敏锐地抓住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扶持机遇,实现新跨越。环球、康舒、嘉顺等7家老字号陶瓷企业率先技改,共争取到6000多万元项目资金,自身又投入配套资金共2亿多元,产能均扩大了一两倍。其他陶瓷企业见状纷纷跟进,全县改造或新增了几十条日用耐热瓷节能窑炉生产线。如今,节能技改已成为黎川陶瓷业的“惯性”。环球、康舒、嘉顺已全面完成“煤改气”,并进入国家生态环境创建储备项目库。同时,严把环评关,坚决拒绝高能耗、高污染、高排放项目。2019年以来,拒绝双龙竹制品加工等影响生态环境项目共3个,依法关闭、关停“小散乱污”企业10家。
此外,近年来黎川旅游业也渐入佳境。良好的生态赋予黎川丰富的自然景观,与浓厚的地方文化结合,形成了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旅游景区景点。“岩泉——龙头寨——玉湖”生态体验之旅、“船屋——暖水温泉——玉湖”休闲度假之旅,成为黎川绿色景区游的两条精品线路。(王武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