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州金溪霞麓:留住古色绘就秀美乡村新画卷

来源: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:黄多亮 发布: 2020-12-22 17:35
近年来,抚州市金溪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霞麓古村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,已成为一个秀美的乡村。

微信图片_20201222165616

开车进入金溪霞麓古村,只见道路两侧,黄澄澄的“红美人”橘子挂满枝头,掩映着一座座小洋房,路通人畅,果园飘香。近年来,抚州市金溪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霞麓古村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,已成为一个秀美的乡村。

古村留古韵。霞麓古村依山而建、临河而立,青砖黛瓦马头墙的赣派民居散布其中。村中古道曲径通幽,池塘水平如镜,村前溪水潺潺,溪边水车咿咿呀呀……古朴、静谧、祥和,宛若世外桃源。

“蟠龙翻势衍平阳,秀水远山入明堂,一湾新月七星伴,岩野风清世泽长”。这首诗是对霞麓古村的真实写照。霞麓古村有李、吴、傅、冯、姚五姓聚族而居,世代和睦,该村因处山麓,面阳朝霞而得名,该村以崇岭为屏风,以琅琚河为披帛,整个古村呈一弯新月布局,村前还有七丘池塘,形成七星伴月之状。

该村保存老屋36栋,“大夫第”、“钦承第”、 “丛桂山房”、“筑野旧第”、 “丽山书院”、“凌云第”、“太阳门”、“龙门”从东到西依次排开,这里的老屋经过修缮后,有些村民又重新住进了老屋,这里一幢老屋还活化为“民俗文化馆”,将该村重视儒耕文化的历史重现,让人记住美丽的乡愁。

最令人称奇的是该村外西南1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造型独特的村庙。村庙高约12米,其基座为罕见的正六边形结构,村庙外形似 “乌龟”,把崇麓到霞麓的龙脉稳住。

此外,村庙位于霞麓村与邻近的苕溪村中间位置,便于两村村民行至此处可以进庙歇脚。村庙周边田园广阔,风光秀美,颇有“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”的意境。

据当地中老年人介绍,正六边形村庙自建成以来,虽历经风雨数百年,但一直保存完好。当地建筑学专业人士认为,古村庙始终固若金汤主要得益于其正六边形结构,这种结构的建筑抗风雨能力特别强。

“词章讨论千秋在,诗韵铿锵五夜闻,先人设教春风被,造就英才报圣恩”。该村钟灵毓秀,人文亦兴,出了一个名人叫姚张斌。姚张斌赘于张姓,谓之张斌,登第始复姚姓。弱冠有文名,万历四十六年(1618)乡试第一,为解元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,补大理寺评事,升礼部郎中。其为人清正廉洁,一生无所积,岁籴以资八口之家,无担石之储。其著有《尚絅小语》。

欣逢盛世,经济发达。1995年霞麓村进行整体规划,族人陆续搬迁到后龙山,楼房林立。新旧村隔开,老村得到良好的保护。

2019年以来,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、集体经济发展及古屋保护,先后投资300余万元,修复古屋8栋,铺设水泥路3公里,建设古村倒影广场、碾房、村史馆及民俗馆等。

在古村的保护和活化中,该村尊重村落灵魂、尊重原来建筑、尊重传统文化。同时该村注重环保,突出绿色、古色等文化生态元素,再现田园风光,丰富乡村人文意韵。

“在进行乡村美化建设中,金溪县县委县政府和琅琚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霞麓村的发展,指导我们村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,我们村现在的‘红美人’柑橘产业和赣南脐橙产业已初具规模,特色木薯产业,更是一枝独秀,我们将做大做强木薯加工产业”。李友福告诉笔者。

霞光万丈,丈不尽千秋历史;麓野迷离,离不散淳朴村风。如今的霞麓古村,既保持古村原有风貌和自然景色,又厚植文化底蕴,该村田园秀美宜居、文明新风蔚然、特色产业兴盛,古村既有“颜值”又有“气质”, 让人看得见山、望得到水、记得住乡愁。(李文华 全斌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