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竹苞:战斗在通讯线上

来源: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:黄多亮 发布: 2021-08-17 16:22

1628077515(1)

邓竹苞是一位88岁的老人,回望过去,最令他难忘的还是那一段抗美援朝的战争经历,在2021年8月,笔者来到邓竹苞家采访,透过老人坚毅的目光,去了解他的那一段烽火岁月……

邓竹苞,1933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腾桥镇邓坊村。那时候的邓竹苞家中有六兄妹,他排行老五。20世纪30年代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那时,战乱不停,老百姓不但生命安全无法保障,而且生活质量差,颠沛流离,生活异常艰苦。

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百姓得到解放,人民开始当家做主人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邓竹苞通过与外界接触,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,他思想发生转变,从此,他的心中有了目标、有了追求、有了信仰,希望长大后有能力报效国家,服务人民。

1952年8月,19岁的邓竹苞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,被编入61师181团团部通讯连,在新余训练了三个月后正式成为一名电话通讯兵,进行电话转接工作。

经过训练后,邓竹苞跟随部队于11月进入朝鲜,那时团部驻守在三八线附近的半山腰的山洞里,邓竹苞所属部队需要行军一个月才能到达团部。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,保存实力,部队白天休息,夜间行走。饶是如此,他们还是经常会碰到敌军的轰炸。

一次行军途中,邓竹苞头顶传来敌机飞过的隆隆声,森林里到处都是敌机投掷的炸弹,子弹嗖嗖地从天空扫射下来,邓竹苞和战友要随时扑倒在地上,躲避敌人的炮火攻击。

轰隆隆的爆炸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地炸开,泥土、弹片、石块飞溅,身旁的战友一个一个牺牲。邓竹苞紧紧抱着头趴在地上,脑袋里回荡着一波又一波的嗡嗡声。

“除了敌人的威胁,恶劣的雨雪天气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意志,途中很多人病倒了就只能留在原地休息。”接着,邓竹苞说道,“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行的步伐,最后,我们还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星期抵达团部嘞。”

1628079268(1)

在团部,邓竹苞身上承担的责任更重了,他需要时刻保持消息的畅通。在一次战斗中,团部电话线被炸弹炸断,为了让通讯线路尽快接通,不影响作战,排长派邓竹苞去执行接电话线的任务,邓竹苞冒着敌人的子弹和炮火前往,当他找到被炸弹炸断的电话线头,准备用老虎钳把两边的线接好时,突然空中传来炮弹的声响,邓竹苞叫声“不好!”立即扑在旁边的一条壕沟里,炮弹在壕沟附近爆炸,分散的弹片却在邓竹苞身上留下了一道疤痕。最终他不辱使命,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,幸运归来。由于通讯线路抢修及时,有力地保障了战斗的顺利进行,并荣立三等功。

1955年,邓竹苞升任副班长,1956年从朝鲜回到国内后退伍回乡,当年4月结婚,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。如今,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,其乐融融……(余文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