喻宏伟:用仁爱之心谱写青春之歌

来源: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:黄多亮 发布: 2021-09-16 15:26
“心中有病人,急病人之急,想病人之想,才能得到病人的尊重。”喻宏伟说,“医者父母心,更需要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。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,他一直都小心地保存着一颗“仁心”。

喻宏伟_副本

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师喻宏伟

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他以其精湛的中医技术、宽广仁厚的爱心,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赖与尊敬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医务工作者的青春之歌。他被评为江西省中青年名医骨干、抚州十佳口碑好医生、全省医师优秀个人......他就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师喻宏伟。

身残志坚 心存仁心 

喻宏伟出生于抚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都是工人。喻宏伟小时候不小心右手受伤,导致再也无法使用右手。即便如此,他也从来没有放弃,因为他始终坚信,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
喻宏伟有个亲戚是江西省著名中医药专家,名叫王海龙,每次去王海龙家里串门时,他看到别人特别尊重他,尊重他是一个医生。于是,喻宏伟从小就萌生了一个想法,长大后也要当医生。即使身患残疾,但他意志坚定,一直刻苦读书。

1995年,喻宏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。大学期间,他学习特别勤奋,刻苦专研,再加上对中医兴趣浓厚,所以他的专业成绩常年名列前茅,深受老师喜爱。

1998年,喻宏伟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,来到抚州一家中医院工作。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喻宏伟意识到,中医博大精深,而身为中医师每日面临的病象却十分繁杂,纵有初出茅庐的工作热情,却尚不足以弥补自己的医术缺陷,不足以应对临床的万般情形。为了尽快掌握必要的中医技术,他常常向名老中医王海龙虚心求教,下班之后翻阅医书。这种勤学苦练的作风在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。为了提升自己,2002年,他师承江西省名老中医师王海龙,并荣获得江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证书。不仅尽得王海龙中医真传,而且受王海龙崇高的医德影响,对病人态度和蔼,关心病人疾苦,深受病人称赞。

“心中有病人,急病人之急,想病人之想,才能得到病人的尊重。”喻宏伟说,“医者父母心,更需要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。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,他一直都小心地保存着一颗“仁心”。

师出名门 勇于创新

2016年,受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邀请,喻宏伟来到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。

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章猛高介绍:“当他每天早上踏进诊室时,病人就成了他的全部,诊脉、查体、询问病情、开处方,每一件工作都一丝不苟、耐心细致。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有时忙得没有喝一口水。他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,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。”

2017年9月,随着医院业务迅猛发展急需开展新的临床科室,喻宏伟作为负责人创立医院内三科,任内三科主任。他带领几名年轻医生在一个一贫二白的空地上耕耘。新成立的科室,就像新生的婴儿,在懵懂碰撞中慢慢成长。他将每一个病人服务好,在保证诊疗水平的前提下,给病人尽可能的关爱。几个月如一日的身先士卒,经过苦心经营,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科室走过了寒冬,迎来明媚的春天。在他的带领下,科室精于业务、勤于关爱,使内三科已然成为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一大重点科室。喻宏伟同时致力于科室专科建设,除想方设法加大硬件投入外,重点抓好科室内涵建设,为医院上等达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在临床工作中,喻宏伟认真学习,整理王海龙教授的临床经验,经常与同事探讨交流,还喜欢阅读医学专业书刊,以更新知识观念。

师出名门 牢记使命

师出名门,勤奋刻苦,锻炼了他高超的医术。自行医以来,每每遇到疑难杂症,喻宏伟都勇于挑战,迎难而上。他说,即使病人已经到了鬼门关,我们这些做医生的也要想办法把他拉回来,而每次看到病人“活过来了”,喻宏伟都会有一种无法言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。

在努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,他还积极关心爱护年轻医务人员,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,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,每年带教住院医师、进修医生、实习医生10余人次。 

喻宏伟勤奋好学,善于发现、总结临床经验,系统地继承、发展了王海龙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,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,如《王海龙治疗小儿秋季腹泻》《陈夏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》等。

从医多年来,喻宏伟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、先进工作者、优秀职工。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中青年名医骨干、2017年被评为抚州十佳口碑好医生、2018年在抚州市首个中国医师节中被评为抚州优秀医师、同年在江西省首个中国医师节中被评为全省医师优秀个人、2020年评为抚州市优秀中医师、同年当选为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华中分会委员。  

一路走来,喻宏伟没有豪言壮语、没有人生激荡,有的只是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以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责任。(文/图 余文鑫 李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