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城上筑就文明新城

来源:今视频 编辑:黄多亮 发布: 2022-04-14 17:25

新闻热线:13687906088 报料邮箱:1020649917@qq.com

1

城上村,千年古城。唐僖宗乾符元年(874),黄巢农民起义爆发,江西各地农民群聚响应。抚州豪杰危全讽与其弟危仔倡招募乡勇,组织武装,在城上(今抚州南城县株良乡城上村)修筑土城,保卫乡民。这也是该村名字之由来。城上村又是“十三五”省定贫困村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抚州南城县城上村兴产业、改旧貌,文化事业蒸蒸日上,在成功脱贫摘帽的同时,筑就了一座崭新的文明新城。

近年来,南城县城上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,坚持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”“党建引领文明新村”这一思路,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核心作用,以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一方面通过“搭平台、聚资源、兴产业”的方式促进校具产业发展,使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2.4万元。一方面丰厚的财力,又为文明新村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。

向阵地建设要文明基石。按照“有场所”“有队伍”“有活动”“有项目”“有机制”五有标准,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并与党群服务中心、综治中心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文化活动中心、智慧医疗中心、图书室等机构协力联动,产生多重社会效益。党建宣传栏、党务(村务、财务)公开栏全部按照“制度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、整洁化”装备齐全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开展各种政策宣传等活动,广泛开展文明家庭、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开展张贴道德“红黑榜”活动。建立红白理事会帮办制度,引导村民移风易俗。

向村容改变要文明新貌。该县城上村文明新村建设,是从村容村貌的整治与提升开始的。通过村党支部及党员干部的努力,全体村民的支持,全村共拆迁老旧土坯房、猪牛栏1万多平方米,建设新居70多栋;集中各类扶贫资金160余万元,扩修进村主干道,将水泥路铺到了家家户户门口,让村民走路不湿鞋、不沾泥;按照“见缝插绿”的办法,在巷陌之中栽上了柳树、樟树、广玉兰等树木,村子四季常绿;筹集资金2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添置了健身设备,每当夜幕降临,广场舞的旋律就会优美地响起;还对村里旧戏台进行了修葺……在村民们看来,以前破旧的土坯房,变成了红砖水泥砌成的两三层新民居;家门口不远新建的文化广场上,太空漫步机、太极推揉、上肢牵引器等健身器材应有尽有;以前遍地的生活垃圾、淌满污水的沟渠、臭味难闻的厕所难寻踪迹,反倒是多了电商服务站、村卫生室、老年人活动场所等设施。这种旧貌换新颜的愉快感觉,他们都真实体验到了、深刻感受到了。

向文化设施要文明内涵。要说文化底蕴,城上村最是理直气壮。抚州南城县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18个古县之一,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,俊杰辈出。该县自科举取士以来共出621位进士,数量位居全省第二,还出了一位状元,就是城上村的张升。或许是状元文脉生生不息,该村一直学风鼎盛。

2019年9月,城上村筹集资金2.8万元,对村里的旧祠堂进行改造提升,以往的旧祠堂成为村里的文化新阵地,成为文化“大讲堂”,党员干部、田秀才、土专家带头在这里讲法治、讲技术、讲新风。该村村民周艳梅过去主要在家做家务、带小孩。“大讲堂”开办后,她期期不落,通过“大讲堂”,她学会了电子商务。现在,她每天都到村里的校具企业上班,打理公司的网店,成了一位出色的“网红”电商。文化“大讲堂”还有着浓浓的“老娘舅”味道,利用这个阵地,解决了村里不少家庭琐事和矛盾纠纷。不久前,村里一位年轻媳妇因为家庭琐事与婆婆发生争吵,村干部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就在祠堂里摆开架式,做婆媳俩的思想工作。通过村干部耐心细致地劝导和群众说事评理,儿媳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婆婆也表示将承担更多家务,让年轻人能集中精力干事创业。在和风细雨的劝解中,满天“乌云”瞬间散去,婆媳俩乐呵呵地牵手回家。村民们说,这就是一堂生动地宣扬尊老爱幼传统文化的大课。

文明新村结硕果。近两年来,城上村党支部踏实开展“党建+文明新村”工作,取得系列成果,先后受到省、市、县的表彰奖励有:2019年,被评为第六届江西省文明村镇,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“千村万寨展新颜”活动名单;2020年,被评为抚州市第七届文明村镇,及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;2021年,被评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;2021年,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……‍(文/图 方童 黄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