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13687906088 报料邮箱:1020649917@qq.com
江西乐安县琦逸食品厂总经理 邹燕燕 方童 摄影
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女子,不善言辞,脸上却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她是一个勇于拼搏的企业家,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,只为追求心中的梦想,将米粉发扬光大。她是一个低调的爱心人士,十年如一日默默做着公益,却始终认为这只是一种习惯。她就是江西乐安县琦逸食品厂总经理邹燕燕。
制作米粉源于情怀
江西省乐安县增田镇瑶前村委会五元村村民邹燕燕,今年37岁,虽然是一个农民,却被当地称为“米粉西施”。20多年来,她一直从事着米粉生意,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“米粉西施”。
走进邹燕燕的工厂,看到宽敞的院子里有米粉在晾晒。邹燕燕介绍:“这些米粉是用当地优质大米做成的,是纯绿色无公害食品。”18岁的时候,邹燕燕开始做米粉,那时没有别的想法,就一个信念,把这个传统美食米粉发扬光大。于是跟随父亲学习制作米粉的技术。24岁时,她从父亲手中正式接管了家里的米粉厂,在父亲的指导下,加上她的聪明和勤奋,很快,她制作米粉的技术炉火纯青,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最初,邹燕燕制作米粉的经验也不足,因此研究了米粉的生产过程。有一段时间,她白天黑夜呆在车间工作,凭借这种热情和执着,她每天可以生产超过500公斤的米粉,从那以后,她和米粉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。
邹燕燕生产出来的米粉具有久煮不糊、久炒不烂的特点。原来,她的米粉主要以优质大米为原料,经过浸泡大米、石磨磨米、布袋过滤压浆、揉粉成球团、锅内煮熟、石臼打烂、搓成长团放入铁制粉筒压榨,通过铁底板小孔压出粉丝、成形于塘锅中煮沸捞起、再放入冷水缸内冷却、最后捞起待用等多道工序,从外表看上去非常洁白细嫩,尤其是刚煮好以后从汤水中捞出来,感觉就像白玉一样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生产的米粉名气越来越大。由最初的传统手工制作到现在的机械化批量生产,由当初的几百公斤到现在的日产3吨,由米粉界小白到现在的“米粉西施”,一步一个脚印,无不见证她的成长和发展历程。
米粉西施 只为传承
邹燕燕于1985年3月出生,手下有两个弟弟。最早的时候,他父亲是做木工的手艺人。帮助村民制作桌椅板凳和家具为生,生活倒也过得去。邹燕燕上小学时,父亲不再做木工,开始和亲戚学习制作米粉的技术。
邹燕燕说:“父亲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,读书时学习成绩很好,考上高中后本想继续读书考大学,爷爷不让他读书,让他学习木工,说有一技之长可以养家糊口。”于是,父亲学习木工,后来,做米粉的亲戚告诉父亲,说做米粉会更有出息,于是,在亲戚的引导下,父亲走上了制作米粉的道路。让他父亲没有想到的是,他的这个决定后来竟成就了一位“米粉西施”。
“那时就是一个小作坊,在增田镇的老家生产。”邹燕燕说。
小时候,邹燕燕每天的生活规律就是两点一线,学校上课,放学后回家帮助父母干活做米粉。说是做米粉,其实就是帮助父母收拾米粉,天晴搬到户外去晒,下雨就在屋里做有关的事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每当周六周日小孩子可以去外面玩时,邹燕燕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米粉,按照她的话说,没有快乐的童年,只有满脑子的米粉,童年全被米粉扼杀了。
随着生意越来越好,原来传统的手工艺制作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,于是,他父亲购买了生产米粉的设备扩大生产。
那时候,电力供应不足,经常是白天没有电,只有晚上很晚才有电,于是,他父母经常是深夜12点开始干活,一直做到早上五点钟,突然后再走村串户去卖米粉。
邹燕燕介绍,米粉有很多种吃法,可做成炒粉、煮粉、泡粉、拌粉等,通常会采用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或鸭汤做为汤料,再加上一道乐安的特色辅助小菜:牛杂(或猪杂),味道极其鲜美。
饮水思源感恩社会
邹燕燕是个不满足现状的人,随着业务越来越好,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,2013年,她投入100多万元在乐安县工业园区租赁厂房,购买了新的生产设备,米粉制作从而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。她说,以前一天只能生产几十公斤的米粉,到后来一天生产1500公斤,再到现在每天可以生产3吨,日产量大大提高,满足了各地购买米粉商家的需求。同时,也存在一些限制粉丝生产的问题。在这方面,邹燕燕说:“如果米粉没有商标你就不能进入超市。我目前正在尝试注册米粉的商标,这样米粉就有‘身份',销售渠道也将是更广泛。”
米粉是食品生产中的传统产业,竞争十分激烈。邹燕燕从优化产能、专注质量、创新研发等供给端入手,引导市场,赢得了消费者的心。
邹燕燕说:“米粉制作在用料上也很讲究,用的是乐安本地的优质稻米,米是粉的灵魂,直接从源头上把控好口味。制成的米粉口感软糯、滑顺、再加上牛杂小菜,简直是人间美味。”
饮水思源不忘本。在事业小有成就的同时,邹燕燕从未停止回馈社会的脚步。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得知一位高中学生因贫困家庭而失学的信息,她找到了当地的学校,向小孩捐献了2000元助学金,帮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。自此,邹燕燕就开始了她的爱心公益之路,在后来的关爱高考学生、关爱老人、关爱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中,她主动履行社会责任,积极奉献爱心,先后捐献爱心款共计5万余元。
前几年,她与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抚州频道一起关爱留守学生,一次性为20个留守学生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书包、文具盒等大礼包。
邹燕燕说:“人要懂得感恩,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,要感恩社会,所以始终坚持爱心与责任并肩,企业发展与慈善公益同行的理念。至今,我们先后通过捐资助学、吸收村民就业、定点帮扶、慈善捐赠等形式,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。”
如今,“米粉西施”邹燕燕正在逐步实施她的蓝图。她在老家增田镇投入300多万元扩大生产,建厂房2000多平方米,添置国内一流的米粉生产设备。同时,调优产业结构,产品向多元化的米粉发展。她说:“要把传统的米粉发扬光大,做大做强,把‘琦逸’米粉做成全县、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出名的品牌。” (文/图 方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