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13687906088 报料邮箱:1020649917@qq.com
今视频(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)讯 诗家清景在河上,桔林飘香看元家。一条小河流淌过元家村9平方公里的沃土,千亩果园仿佛就是调色盘,绘就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。谁能想到如此优美的村庄原来曾是一个偏僻的穷乡村。2019年,抚州崇仁县河上镇元家村村集体经济仅仅只有5万元,村干部人均年龄51岁,整村没有一个产业。
面对困局,元家村以村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,从“支部+产业+能人”着手,助推村级集体经济“蝶变”。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01.82万元,其中经营性收入79.22万元。
新班子有新作为,提升三种能力强基础
“两委”班子摇身一变工程师,用新兴蓝图构筑出村党支部新鲜血脉。2021年村“两委”换届后,新一届村“两委”班子平均年龄不到38岁。9名村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有4名,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名。通过建立“产业联合党支部”新模式,形成以村支部为主的致富型班子队伍,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战斗能力,村干部的拒腐能力,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。建立“党员+产业+技能”模式,把一些善经营、懂管理、能带富的党员充实到产业基地,通过服务企业提高种养殖技能,让党员在种养殖过程中不断接受磨炼,提高致富带富能力。
新思路谋划新举措,建立三项机制优观念
村党支部坚持以新时代理念来指导发展,通过建立产业规划、引才留才、招商引资三项新机制,不断以新担当新为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通过建立人才库、乡贤微信群,开展云对接、“三请三回”双返双创座谈会等方式,引导乡贤能人回乡发展。村班子以土地随要随租、干部随叫随到的服务态度,不断吸引致富能手落户元家村。近年来,先后吸引了彭冬华、元国平等数位能人返乡创办养猪场、有机肥厂、千亩橘园,形成了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中心的农业产业集聚效应。
新方向找到新路径,盘活三类资源兴产业
走进河上镇,当你听见村民们在讨论“高老庄”的时候,千万不要以为走进了西游记的世界,而是元家村党支部通过引入千亩猪肉养殖基地带着村民富了起来,钱袋子鼓了起来,乡亲们亲切的称元家村为“高老庄”。近年来,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县委、县政府发展设施蔬菜的思路,将连片土地进行集中流转,盘活了土地资源;通过党员联系留守人员,建立完善劳动力人员摸底表,随时随地为企业提供劳务人员,去年用工高峰期时村党支部便同时组织了300多个劳动力为企业务工,盘活了人力资源;村党支部抢抓机遇,把握政策,两年多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70余万元,新建220余亩的蔬菜大棚和1500平方米的沙糖桔选果车间,盘活了项目资金资源。如今的元家村产业兴旺,蔬果飘香。
新方式实现新转变,提供三大服务促发展
“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都心系着我们,我们本地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啦!”云康生态公司的董事长熊春华如是说。元家村党员干部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上门服务,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提供技术、连心、调解三大服务。村党支部经常邀请市县农、林、水有关部门业务技术骨干成立专家团队进厂入户,帮助集体经济项目解决好技术、管理等方面问题;通过广播、海报、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营造良好的营商舆论环境,帮助企业答疑解惑;村党支部成立以村小组长为骨干,以各村小组网格员、党员、乡贤为成员的调解委员会,积极上门为企业提供土地流转、环保问题等重点领域的“及时雨”调解服务。
两年来,尤其是村级换届以来,依靠党建引领,元家村实现了从人口大村向经济富村“蝶变”。展望未来,任务艰巨,使命光荣,元家村党支部将始终抱着发展一方经济,造福一方百姓的强烈使命感,凡事都争一流、当先进、创特色,努力将元家村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。(方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