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13687906088 报料邮箱:1020649917@qq.com
今视频(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)讯 9月28日,抚州这十年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。
十年来经济总量实现进位
十年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25.04亿上升到2021年的1794.55亿,年均增长8.5%(不变价),由全省第8位前移至第7位,人均GDP达到7863.45美元,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(地区)水平,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8.4:52.8 :28.8 优化为2021年的12.8:38.7:48.5,实现“二三一”到“三二一”的转折性变化,抚州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。
发展动能持续优化
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6.1%、23.02%,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。在全省率先实施重大技术项目攻关“揭榜挂帅”行动,研究与实验(R&D)经费占GDP比重由2012年初的0.44%提高到1.65%。全市拥有国家级、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达到20个、154个。
工业经济加快成长
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172家,营业收入迈上2200亿元台阶,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,成功引进年产20万辆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、年产15GWh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,省级以上开发区“5020”项目实现全覆盖。
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
列入全省中欧班列“三同”试点城市,南昌至抚州市域铁路纳入大南昌都市圈市域铁路网规划,抚州至九江港“铁水联运”通道正式打通,海西综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,成功开行首趟“粮食进口专列”。抚州海关正式封关运行,结束了该市外贸企业异地报关的历史。
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
实施国家级改革试点67个、省级改革试点143个。乐安县“1134”服务平台、黎川县“党建+社会救助+点餐式”帮扶试点获国家民政部通报表扬,农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,“揭榜挂帅”引才模式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最佳案例。
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
深入推进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,在最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价列全省第4位,进入全国城市营商环境百强行列,荣获“2019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”。抚州政务云平台获评“全国十佳政务云”,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。打造“惠企通”线上服务平台,实现惠企政策“一站汇聚”和兑现代办“一窗受理”。
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
向莆铁路、沪昆高铁建成通车, 吉抚武温铁路、昌厦(福)高铁、抚州机场等项目相继纳入国家或省级规划。抚吉高速、抚金高速、昌宁高速、船广高速、东昌高速、资光高速、广吉高速、东外环高速相继建成通车,实现了县县通高速,东临环城高速开工建设,“三横三纵一连”的高速公路网和“五纵七横十联”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。
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
大唐抚州电厂2×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产发电,雅中-江西特高压、南广500千伏变电站等建成投运,天然气管网“县县通”工程加快推进。开通5G基站4924个,基本实现全市县(区)以上中心城区、重点乡镇、重点景区、核心商圈5G连续覆盖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3个、棚户区10.12万户,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276套。
人口城镇化步伐加快
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0.71%上升到2021年的57.96%。“五美”乡村建设扎实推进,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,完成2739 个新农村点建设和1025个村点村庄整治,金溪、南丰被认定为全省“美丽宜居示范县”。
十年来,抚州人民生活福祉迈上新台阶。脱贫攻坚全面完成。2个国贫县高质量摘帽,2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,历史性地解决了抚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。人民收入显著提升。从2012年到2021年,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.89万元提高到3.95万元、由0.8万元提高到1.91万元,分别增长109%、138.8%,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.07。社会事业持续进步。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,赣东学院挂牌成立并向全国招生,抚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、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落户抚州。市立医院、市急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,市公共卫生中心、市传染病医院、市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,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工作稳步开展。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大幅提升。(方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