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13687906088 报料邮箱:1020649917@qq.com
10月13日,“抚州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资溪县专场)在抚州举行。
十年来,资溪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2.6亿元增长到51.87亿元、年均增长8.7%,财政总收入从6.73亿元增长到15.34亿元、年均增长8.6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.97亿元增长到29.99亿元、年均增长14.2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全市前列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全市平均水平。获得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、中国天然氧吧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、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、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、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等一系列“国字头”称号,5次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(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)先进县,高水平承办了第五届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省级大型会议活动。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,构建起以绿色食品、竹木加工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,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。十年以来,工业总量不断做大,规上工业营收2021年23.58亿元,是2012年的1.82倍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.62亿元,是2012年的2.11倍;工业平台集聚成势,面包食品产业城、竹科技产业园相继拔地而起,抚州高新区飞地园区实现“腾笼换鸟”,工业园区营业收入21.43亿元,是2012年的1.79倍;工业质量持续调优,圣农集团、双枪科技等行业上市企业集聚资溪,100亿级绿色食品和50亿级竹木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,2023年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落户资溪。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,首批国产白羽肉鸡品种“圣泽901”在资溪首发,打破国外种源垄断;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家,全县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,“资溪白茶”品牌价值达5.77亿元,名列全国名优茶百强。十年来,资溪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壮大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、增长动力更为强劲。
坚持向改革要动力、向创新要活力,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,国资国企、农业农村、园区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,有效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,连续2年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县。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“一号工程”,在全省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,大力推进“模拟审批+容缺审批”新模式,实现惠企政策兑现“一站式”服务,全县市场主体超过 3.15万户、是2012年的31倍。推进高水平开放,累计引进项目实际进资253亿元、境外资金2.32亿美元;资溪高速公路竣工通车,吉抚武温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,资溪即将步入高铁时代。创新实施“智汇资溪”县校合作,先后与4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,资溪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新热土。十年来,资溪的改革力度日益强化、开放格局不断优化,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。
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100%,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,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7.7%,生态环境状况指数、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。做足“好山好水好风光”文章,大觉山升级为全市首个5A级景区,4A级景区增加至4个,“纯净资溪”旅游品牌更加闪亮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,在全省率先成立“两山”转化中心,“两山”转化写入江西省“十四五”规划,在全省推广。扎实做好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,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良性互动。积极融入国家“双碳”总体战略布局,成立抚州(资溪)碳中和实践创新中心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十年来,资溪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主旋律越唱越响,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色彩。
十年来,累计民生支出105.8亿元,占财政总支出83.7%,集中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.44万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.6%,基本民生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,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,11个省定贫困村提前2年退出,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;接续推进乡村振兴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,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。坚持教育优先,近年来城区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10所,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、公办园学位1530个,实现“一乡一园”;中等专业学校多次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。推进健康资溪建设,抓实抓细疫情防控、卫生健康项目建设、公共卫生体系等各项工作,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,实施中心城区棚户区、老旧小区改造,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.4倍,城镇化率达61.42%,“一河两岸”绿道将十里青山引入城,成功创建江西省文明城市。法治资溪、平安资溪建设深入推进,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,2005-2020年连续四届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,两度荣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“长安杯”。十年来,资溪的民生大网越织越密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。(方童)